女友不跟我聊微積分?談對話的深度與高度。

[ptt]怎麼跟台灣人進行有深度的談話

皮夫 Peave
May 10, 2021

(ptt回文:https://www.ptt.cc/bbs/Boy-Girl/M.1620541661.A.B82.html)

這篇文章是針對〝覺得女友聊天沒有國際觀〞,還有〝希望找到一個伴侶,可以聊一些高深的專業知識〞的回應。

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先釐清甚麼是「深度」。

舉例來說,今天我跟一個人聊天,可能聊到他的童年創傷,聊到他在童年的時候跟父母互動時有過怎樣的感受,而那些感受又如何影響他成年之後的性格。

這樣的對話,我會認為是有深度的。因為我們的對話是往自己的內在深處挖掘的。

相對的,如果我跟對方聊天的時候,一直搬出心理學的理論,搬出甚麼依附理論、精神分析、完形療法、家族排列治療……,這時候我並不會說我們的對話是很有深度的,而是會說我們的話是很有「高度」的。

我們的對話並不是建立在往自己的內在挖掘,反而是建立在大量的文化基底上。我們能夠順暢的交流是因為彼此對於那一些名詞,那一些文化背景與知識,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

這樣的對話,我會稱它有「高度」。

「深度」跟「高度」是不一樣的。

但很多時候我們在一般對話的語境中,稱的「深度」,其實真正指的是「高度」。

然而人與人閒聊,真正的建立關係,依靠的是「深度」的交流,而不是「高度」的交流。

比如說我跟一個人看了電影,看完了之後,我們彼此聊了看完這部電影後有甚麼感覺,有沒有哪段劇情讓你想到過去的某段生命、有沒有哪個角色讓你回憶起過去的某個朋友……

像這樣往自己的內在挖掘,有深度的對話,才能真正的使我們建立關係。使對方更認識我,也使我更認識對方。

相反的,如果我們只是在聊編劇理論、聊英雄之旅、聊角色原型。那就算我們聊的再多,也只是讓我們對那些理論知識更加的感到熟悉而已。我們只是因此更了解了那些編劇理論,而不是透過聊電影更加的認識彼此。

所以說,當我們使用「深度」這個詞的時候,懂得區分我們現在到底談的是「深度」還是「高度」,是很重要的。而不是把兩個概念混在一起。

最後提一下,一段談話很有高度,不代表該段談話不能有深度;一段談話很有深度,也不代表該段談話不能有高度。就像聊一部電影,我們可以一邊聊編劇理論,也可以一邊聊自己小時候看過哪部電影,讓自己覺得很興奮,從此愛上電影,因此開始鑽研編劇理論。

就算如此,我們也該意識到,在對話中真正讓我們建立關係,能認識到彼此是怎樣的人,並不是因為對話的「高度」,而是「深度」。

--

--